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脊椎炎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可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结合康复锻炼改善活动能力,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是脊椎炎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患者可通过以下几种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可帮助缓解炎症和减轻关节疼痛,但长期使用需防范胃肠道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适合症状严重或自身免疫异常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需定期监控肝功能。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适用于传统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但价格相对较高。
2、物理治疗和康复:
康复锻炼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局部僵硬,增强脊柱灵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拉伸和加强锻炼:每天坚持温和的瑜伽或普拉提练习,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并增强脊柱稳定性。
水疗运动:在温水中进行游泳或轻量运动,不仅可以减轻脊椎压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专业物理治疗:向物理治疗师学习纾缓僵硬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避免因不当运动导致二次伤害。
3、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已引发脊柱畸形、神经功能损伤时,需要考虑手术:
脊柱复位手术:用于矫正明显畸形,恢复正常的脊柱形态。
神经减压术:缓解神经受到的压迫,改善肢体功能异常。
脊柱融合术:用于严重脊椎炎患者,通过植入金属固定件稳定脊柱结构。
4、生活方式调整: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辅助治疗和预防病情加剧:
饮食:坚持高钙高维生素D饮食,如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有助于骨质健康。同时减少甜食、加工食品摄入,避免加重炎症反应。
作息: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休息,避免长期久坐或过度劳累。
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担,有助于减缓症状。
脊椎炎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病症持续恶化或出现神经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