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平扫CT主要用于检查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异常病变,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肠道等。通过腹部平扫CT,可以诊断肿瘤、炎症、结石、囊肿、血管异常等多种疾病。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肿块、黄疸等症状,腹部平扫CT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1、肝脏疾病
腹部平扫CT可以清晰显示肝脏的形态和密度,帮助诊断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疾病。对于肝脏肿瘤,CT能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
肝硬化患者可通过CT观察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规则等特征。脂肪肝患者则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
2、胆囊和胆道疾病
CT对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胆囊结石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胆囊炎则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和周围渗出。胆管扩张可能与胆管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畸形有关,CT能清晰显示扩张的程度和范围。
3、胰腺疾病
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癌是腹部平扫CT的重点检查内容。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不均,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胰腺癌则表现为胰腺局部肿块,可能伴有胰管扩张或周围淋巴结肿大。CT还能评估胰腺癌的分期和手术可行性。
4、脾脏和肾脏疾病
脾脏肿大、脾梗死、脾囊肿等疾病可通过CT明确诊断。肾脏方面,CT能发现
肾结石、肾囊肿、肾肿瘤等病变。肾结石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肾肿瘤则表现为肾脏局部密度异常或占位性病变。
5、肠道疾病
腹部平扫CT对肠梗阻、肠套叠、肠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肠梗阻表现为肠管扩张、积液积气,肠套叠则表现为肠管套叠形成的“靶征”。肠道肿瘤可通过CT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
腹部平扫CT是一种高效、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对于疑似腹部疾病的患者,CT检查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腹痛、肿块、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腹部平扫CT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