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发作性睡病是睡眠障碍的一种类型,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睡眠疾病。 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同时还可能伴随猝倒、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以及入睡时的幻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它之所以被归类为睡眠障碍,是因为它涉及大脑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失衡,干扰了正常的睡眠模式。
1. 神经递质异常是发作性睡病的主要原因
发作性睡病的发生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密切相关,特别是下丘脑中调节清醒状态的食欲素(又称下丘脑泌素)分泌不足。食欲素在维持清醒和睡眠周期稳定中扮演关键角色,当它的水平降低时,大脑无法有效区分清醒和睡眠状态。这就导致了患者即使在白天也难以保持清醒,出现突如其来的嗜睡现象,严重者甚至无法控制地进入睡眠状态。
2. 典型症状揭示睡眠周期紊乱
发作性睡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这些症状共同反映了大脑无法平衡觉醒和快速眼动(REM)睡眠的过渡,扰乱了正常的睡眠结构。
3. 夜间睡眠质量降低
虽然发作性睡病患者白天嗜睡,但夜间的睡眠质量也往往不佳。常见问题包括频繁醒来、浅睡眠或伴随失眠现象,导致夜间的休息无法达到正常恢复的效果。这种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日间的嗜睡症状。
如何应对发作性睡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发作性睡病,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规律作息: 尽量固定每天的睡眠时间,养成有规律的小憩习惯,减少白天突发性睡眠的影响。
2、药物治疗: 适当使用医生推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帮助改善日间清醒状态。
3、记录睡眠模式: 通过睡眠日记记录睡眠习惯、白天嗜睡程度及相关症状,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调整治疗方案。
4、避免刺激因素: 避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减少情绪波动带来的猝倒风险。
重视睡眠健康,及早就医诊断 是控制发作性睡病的关键。如果长时间出现无法解释的白天过度嗜睡或其他类似症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