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十岁孩子若患有佝偻病,常见症状包括生长迟缓、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和下肢畸形等。这些表现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骼发育异常。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通过检测明确病情,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
1. 生长迟缓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平衡,阻碍骨骼正常生长,导致孩子的身高发育缓慢。十岁小孩的身高如果明显低于同龄人,甚至伴有体重减轻,家长就需要警惕。这种症状不仅影响孩子的体态,还会对日后的骨骼健康造成长久影响。
建议: 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补充营养,特别是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和鱼类。
2. 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颅骨变薄、前囟门闭合延迟。轻微外力按压头部时,患儿的头骨可能有凹陷感,有些孩子的头颅形态也会出现异常,比如局部膨起或扁平。
建议: 带孩子进行头颅检查,特别是前囟门闭合情况的评估。日常中,注意避免外力撞击孩子头部,保护头颅安全。
3. 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指的是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钙化不足而出现的隆起,形状类似一串珠子。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或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孩子两侧肋骨下方有圆形突起,这是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建议: 及早进行血液钙、磷和维生素D水平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帮助肋骨钙化恢复正常形态。
4. 胸骨凹陷
患佝偻病的孩子,因骨骼支撑力不足,可能出现胸骨凹陷。轻度时影响不大,但若凹陷严重,可能会压迫心肺,导致孩子呼吸困难或活动后心悸、疲劳。
建议: 如果孩子胸廓畸形明显,应及时到骨科或儿科就诊,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必要时进行矫正治疗。
5. 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是佝偻病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矿化不足,孩子行走和负重时,腿部骨骼变形加重。
建议: 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行走姿势的矫正,适量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严重时需接受矫形治疗或物理康复训练。
如何预防与改善?
针对佝偻病的治疗,医生通常会推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比如维生素D滴剂和钙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如果十岁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血钙、磷以及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护理,佝偻病的症状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关注孩子骨骼健康,从营养和生活习惯入手,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