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心、脑、肾、眼及血管的损害最为显著。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肌肥厚、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
1、心脏:
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左心室为克服外周阻力而代偿性肥厚,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长期高压还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大脑:
脑血管长期承受高压易发生玻璃样变性,血管脆性增加可能引发脑出血。同时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伴随头痛、眩晕或肢体麻木。血压骤升时可能诱发高血压脑病。
3、肾脏: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硬化会导致肾单位缺血性萎缩,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肾损害与高血压常形成恶性循环。
4、眼睛:
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可致视力模糊,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棉絮斑。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视乳头水肿,甚至失明。眼底检查是评估靶器官损害的重要窗口。
5、血管系统:
全身动脉在高压冲击下发生内膜增厚、中层变性,主动脉夹层风险显著增加。外周动脉硬化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优先选择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定期进行心电图、尿微量蛋白及眼底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