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C-反应蛋白高伴随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抗炎药物应用、病因排查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炎症性疾病、非感染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婴幼儿首选腋下测温。保持室温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C-反应蛋白升高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用药前需明确感染灶,疗程通常5-7天,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3、补液支持:
发热导致体液丢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征,婴幼儿每日需水量按150ml/kg计算。可适量给予苹果汁、米汤等含电解质液体。
4、抗炎药物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控制炎症反应。使用间隔需大于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严重全身炎症反应需考虑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5、病因排查:
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C-反应蛋白>100mg/L需完善血培养、胸片等检查。注意排查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非感染性疾病。反复感染者建议检查免疫球蛋白水平。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食用南瓜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每日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恢复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嗜睡、抽搐等需急诊处理。居家护理期间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