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专业按摩缓解症状,按摩方法主要有穴位按压、肌肉放松、经络推拿、关节调整、牵引辅助。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外力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穴位按压:
重点刺激肾俞、大肠俞、环跳等腰部穴位,通过指腹垂直按压产生酸胀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开椎间盘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的区域,避免加重水肿。配合足三里、委中等下肢穴位可缓解放射性疼痛。
2、肌肉放松:
采用掌揉法、滚法等手法松解竖脊肌、腰方肌等痉挛肌肉,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酸痛感为宜。肌肉放松可减少对椎间盘的异常牵拉,每次操作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急性期需避免深层按摩防止炎症扩散。
3、经络推拿:
沿膀胱经走向实施推法,从腰骶部向臀部方向单向操作,配合介质油减少皮肤摩擦。推拿能改善督脉气血运行,但髓核脱出型患者禁用大幅度扭扳手法。操作后建议卧床休息30分钟。
4、关节调整:
由专业医师实施腰椎旋转复位法,通过特定体位下的短促发力纠正小关节错位。需在影像学评估后进行,禁止自行模仿。合并骨质疏松或椎管狭窄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5、牵引辅助:
按摩前使用机械牵引扩大椎间隙,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家庭可采用仰卧位垫腰枕的自我牵引,每次持续20分钟。牵引后立即按摩效果更佳,但严重马尾综合征患者禁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饮食多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筋、牛筋汤,适量游泳锻炼腰背肌群。急性发作期需绝对卧床,慢性期可进行五点支撑法功能训练。按摩治疗需配合影像学复查,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障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