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物理康复、病因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多发性周围神经炎通常由糖尿病、感染、自身免疫疾病、中毒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这类药物通过参与髓鞘合成和轴突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适用于代谢性或营养缺乏性神经炎。需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血药浓度。
2、免疫调节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中和自身抗体,对急性炎症期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免疫功能。
3、物理康复:
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延缓肌肉萎缩,改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水疗和热敷能缓解疼痛症状,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预防挛缩。建议每周3-5次,持续3个月以上。
4、病因治疗:
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性神经炎至关重要,需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重金属中毒需使用螯合剂排毒,酒精性神经炎必须戒酒。遗传性神经炎可尝试基因治疗。
5、中医调理: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可改善气血两虚型肢体麻木,针灸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促进经络通畅。中药熏洗配合推拿能缓解末梢循环障碍,需辨证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粗粮和绿叶蔬菜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注意肢体保暖,穿着宽松鞋袜预防压迫。定期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出现肌力下降或感觉异常加重应及时复诊。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神经营养状态,保持乐观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