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康复训练、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术后恢复效果与日常护理密切相关,科学管理可降低复发风险。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按医嘱更换敷料。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2、活动限制:
术后3个月内避免弯腰、久坐、搬重物等增加腰椎负荷的动作。使用腰围支撑时每天不超过6小时,卧床休息建议采用仰卧位并在膝下垫枕。6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扭转腰部动作,乘坐交通工具需佩戴护腰。
3、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床上康复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应持续3-6个月,水中步行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功能恢复。
4、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非甾体抗炎药需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刺激。神经营养药物需足疗程使用,出现皮疹或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禁止自行增减镇痛药物剂量。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腰椎MRI或CT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诊。长期随访建议每年进行1次脊柱稳定性评估。
术后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补充牛奶、鸡蛋、深海鱼等促进组织修复。维生素D可增强骨骼强度,建议多晒太阳或食用香菇、动物肝脏。康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步行训练从每日10分钟逐步增加至30分钟,配合游泳等水中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座椅,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预防肌肉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