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需要注意避免烫伤、选择合适穴位、控制时间等事项。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操作时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积聚引发不适。艾条与皮肤需保持适当距离,通常为2-3厘米,以局部温热感为宜,防止灼伤皮肤。施灸过程中需专注,避免艾灰掉落烫伤。饭后1小时内不宜艾灸,空腹或过度疲劳时也应暂缓。孕妇腹部和腰骶部、幼儿头部、皮肤破损处及大血管附近禁止施灸。施灸后注意保暖,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艾灸,糖尿病患者因皮肤感觉迟钝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
艾灸后适当饮用温水,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保持施灸部位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