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通常可以进行艾灸,但需避开腰腹部穴位,建议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远端穴位。艾灸可能通过温经散寒缓解痛经,但存在体质差异、操作不当、穴位禁忌、出血风险等影响因素。
1、体质差异阳虚体质者艾灸可能改善怕冷症状,阴虚火旺者可能加重潮热。建议经前咨询中医师辨证。
2、操作规范艾条需保持3厘米以上距离,单穴灸5-10分钟为宜。避免烫伤皮肤或引燃衣物。
3、穴位选择禁止直接灸关元、子宫等盆腔穴位,可改灸小腿外侧的足三里或内踝上的三阴交。
4、出血风险月经量多者艾灸可能增加出血,经量突然增多时应立即停止。
经期艾灸后建议饮用红糖姜茶保暖,24小时内避免冷水洗浴。若出现头晕、经血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