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伴感染通常由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病原体引起。
1、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扩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感染病例的30%-50%。该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存活。支扩患者气道结构改变形成的黏液栓为铜绿假单胞菌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感染后常表现为大量黄绿色脓痰,痰液分层特征明显。长期定植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急性加重。
2、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在未接种疫苗的支扩患者中检出率较高。该菌通过飞沫传播,易在冬春季节流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儿童支扩患者更易受该菌感染,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3、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支扩患者因气道清除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该菌定植。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铁锈色痰和胸痛。该菌可产生溶血素和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等毒力因子,导致肺组织损伤。老年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于有基础肺疾病的支扩患者。该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和酶,如α-溶血素、杀白细胞素等,导致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特征性表现为痰液呈金黄色且黏稠度增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难度较大,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5、卡他莫拉菌:
卡他莫拉菌是儿童和老年人支扩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该菌具有β-内酰胺酶产生能力,对部分抗生素天然耐药。感染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慢性咳嗽伴白色泡沫痰。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可能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减少传播风险。
支扩伴感染患者需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稀释痰液利于排出。饮食应保证每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豆制品等,同时补充维生素A、C、E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建议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痰培养监测,出现痰量突增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