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通常可以进行全麻手术,但需提前评估精神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手术安全性主要与抑郁严重程度、用药情况、麻醉方案选择、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情绪管理等因素相关。
1、抑郁严重程度:
轻度抑郁对手术耐受性影响较小,中重度抑郁可能增加围术期风险。术前需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评估,急性发作期患者建议暂缓择期手术。
2、用药情况:
常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可能与麻醉剂产生相互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需术前2周调整用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常可维持原剂量。
3、麻醉方案选择:
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可能加重抑郁症状,七氟烷等吸入麻醉相对更安全。麻醉医师需根据患者用药史调整药物配伍,避免5-羟色胺综合征风险。
4、术前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术前焦虑,正念训练有助于稳定情绪。建议术前1-2周开展3-5次心理疏导,重点解释麻醉过程和术后镇痛方案。
5、术后情绪管理:
术后3天内是抑郁症状加重的高危期,需加强疼痛控制和睡眠管理。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或自杀意念时,应及时启动精神科会诊。
抑郁症患者围术期需维持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术后早期可进行渐进式呼吸训练和肢体活动。饮食方面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密切观察情绪变化,术后2周内避免重大生活决策。建议术前术后与精神科医生保持沟通,必要时调整抗抑郁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