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治愈率目前尚未达到90%,这种说法并不准确。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尚无根治方法。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监测、饮食调节、运动干预和心理支持等方式进行。虽然部分患者可能通过胰岛移植或干细胞治疗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些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常用的胰岛素类型包括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通常在餐前注射,剂量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调整。中效胰岛素如NPH胰岛素,用于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2、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是1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以通过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如CGM,可以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3、饮食调节: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建议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分餐制有助于稳定血糖,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4、运动干预: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5、心理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长期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心理支持和教育。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患者可以学习疾病管理技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
1型糖尿病患者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饮食上应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绿叶蔬菜,避免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配合心理支持和教育,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