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核心指标包括呼吸衰竭、循环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诊断需结合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胸片显示多肺叶受累、病原学检测阳性等多项指标。
1、呼吸衰竭:
患儿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正常值上限如婴幼儿>70次/分,伴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需立即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2、循环功能障碍:
表现为心率增快或减慢、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超过2秒、四肢厥冷及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需监测尿量、乳酸水平,必要时进行液体复苏或血管活性药物干预。
3、意识状态改变:
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提示脑缺氧或中毒性脑病。需评估瞳孔反应及肌张力,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4、多肺叶浸润影:
胸部X线或CT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实变影,伴有胸腔积液或肺不张。影像学进展迅速者提示病情危重,需结合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气道受累情况。
5、实验室指标异常: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超过100毫克/升、降钙素原异常增高。血培养或痰培养检出耐药菌、病毒核酸阳性等病原学证据可指导精准治疗。
患儿确诊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选择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羹,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粥、蔬菜泥等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每日监测体温、呼吸及尿量变化,家长应学会识别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危急征象,及时配合医疗团队进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