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食用未充分加热的感染动物产品、吸入含有病菌的气溶胶等途径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感染动物、确保食物彻底加热、加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管理。
1、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布鲁氏菌常存在于牛、羊、猪等动物的体液和分泌物中,如血液、尿液、乳汁等。从事畜牧业、兽医工作或处理动物产品的人员容易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感染。建议从事相关职业时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动物体液。
2、食用未充分加热的感染动物产品:布鲁氏菌可通过未煮熟或未灭菌的牛奶、奶酪、肉类等食品传播。食用前应确保食品充分加热至安全温度,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奶或食用未熟透的肉类。建议选择经过巴氏杀菌或高温处理的乳制品。
3、吸入含有病菌的气溶胶:在屠宰场、实验室等环境中,布鲁氏菌可能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实验室操作时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避免病菌扩散。
4、加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管理:日常预防布鲁氏菌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或产品。定期清洁和消毒生活环境,尤其是与动物接触频繁的区域。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畜牧业从业人员,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感染。
布鲁氏菌感染的预防需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确保食品安全、改善环境卫生等多方面措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对于高风险职业人群,更需提高警惕,采取专业防护措施,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