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反酸烧心、排便异常、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疾病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炎症、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胃肠道疾病的典型表现,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伴随腹泻发热;胃食管反流病则因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伴随胸骨后灼痛。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铝碳酸镁片等药物。家长需注意儿童呕吐时防止误吸,保持侧卧位。
2、腹痛腹胀腹痛腹胀多与胃肠功能紊乱相关,如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进食后脐周绞痛,排气后缓解;消化性溃疡则呈现规律性上腹痛,空腹时加重。建议避免产气食物,必要时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肠梗阻等急腹症。
3、反酸烧心反酸烧心主要见于胃食管反流病和慢性胃炎,因胃酸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灼热感,平卧时症状加重。长期反流可能导致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可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有助于缓解症状。
4、排便异常排便异常包括腹泻与便秘两种情况。感染性腹泻多由轮状病毒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水样便;功能性便秘则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相关,可能伴随肛裂出血。可针对性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果糖口服溶液、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物。家长需注意婴幼儿腹泻时的补液防脱水。
5、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可能是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早期信号,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消瘦贫血。胃癌患者可能伴随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完善胃镜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甲氧氯普胺片等药物。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
胃肠道疾病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慢性症状需定期复查胃镜肠镜,急性剧烈腹痛或呕血便血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运动方面推荐饭后30分钟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餐后立即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