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主要由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吸收后生成,其生成过程涉及多个脏腑协同作用,主要有脾胃运化、小肠分清泌浊、大肠吸收、肾气蒸腾等环节。
1、脾胃运化饮食入胃后经腐熟消化,由脾将精微物质上输至肺,其中清稀部分转化为津液。脾胃虚弱时可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药物调理。
2、小肠泌别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糜后,通过分清泌浊功能吸收水谷精微,其中水分部分参与津液生成。小肠功能紊乱可选用葛根芩连汤、五苓散等方剂。
3、大肠吸收大肠重新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粪便成形的同时,部分水分重新进入体液循环。肠燥津亏时可选用麻子仁丸、增液汤等润肠生津药物。
4、肾气蒸腾肾阳蒸腾气化作用促进水液代谢,将清者上输为津液。肾阳虚衰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等温阳化气类药物。
日常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山药、梨等滋阴生津食物,避免辛辣燥热饮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津液正常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