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眩晕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椎动脉受压、颈部肌肉痉挛、交感神经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颈椎退行性变长期劳损或年龄增长导致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可能压迫神经血管结构,表现为头晕伴颈部僵硬。建议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颈托保护,遵医嘱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尼莫地平片等改善循环药物。
2、椎动脉受压颈椎旋转时椎动脉受骨赘或异常肌肉压迫,导致后循环缺血,出现视物旋转性眩晕。急性期需制动颈部,采用超声波治疗,必要时使用血塞通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3、颈部肌肉痉挛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颈肌持续收缩,刺激本体觉异常传入,产生非旋转性头晕。可通过热敷、推拿松解肌肉,配合氯唑沙宗片、盐酸替扎尼定片、复方南星止痛膏等肌松药物缓解。
4、交感神经刺激颈椎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节,引起椎动脉痉挛或前庭系统紊乱,伴随恶心出汗。建议进行颈深部肌肉锻炼,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日常保持正确坐姿,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避免突然转头动作,定期进行颈椎米字操等舒缓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进行颈椎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