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可通过再次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控制病情。复发通常与肿瘤残留、血管侵犯、肝功能储备不足、肿瘤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有关。
1、再次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可重复进行,通过栓塞肿瘤供血血管联合化疗药物局部灌注,适用于局部复发病灶。治疗前需评估肝功能及病灶血供情况。
2、靶向药物治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可抑制肿瘤进展,适用于多发病灶或远处转移。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3、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可通过激活T细胞抗肿瘤免疫,联合靶向药物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治疗前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4、手术切除:对于局限性复发且肝功能代偿良好者,手术切除可提供根治机会。需结合术前三维成像评估剩余肝体积及病灶可切除性。
复发后建议完善全身评估,根据病灶特征选择联合治疗方案,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与肝功能保护,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及影像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