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分主要基于病因、症状特点、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二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
1. 病因差异慢性结肠炎多由感染、饮食刺激或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病程较长但病变较浅;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病变多累及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2. 症状特点慢性结肠炎表现为间歇性腹痛、腹泻,症状较轻且可自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以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典型表现,常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3. 检查方法慢性结肠炎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可见连续性糜烂溃疡,病理可见隐窝脓肿及杯状细胞减少等特征性改变。
4. 治疗原则慢性结肠炎以调整饮食、益生菌治疗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控制病情。
若出现持续腹泻、血便等症状,建议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肠镜及病理检查,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