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发烧通常由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注意隔离防护、体温监测、药物规范使用、并发症观察。
1、隔离防护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及寝具,佩戴口罩降低飞沫传播风险。接触分泌物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每日不少于2小时。
2、体温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波动曲线,腋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
3、规范用药细菌性发热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常见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并观察过敏反应。
4、并发症观察警惕高热惊厥、脱水及感染性休克,出现寒战痉挛、尿量减少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血常规复查可评估治疗效果。
发热期间建议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退热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