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包括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根据证型不同采用相应方剂或针灸治疗。
中经络常见证型包括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风痰阻络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刺风池、合谷等穴位。气虚血瘀宜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艾灸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可用镇肝熄风汤,配合太溪、三阴交等穴位。中脏腑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又分阳闭与阴闭。阳闭用安宫牛黄丸或羚角钩藤汤,配合十宣放血。阴闭用苏合香丸,针刺人中、内关。脱证需急用参附汤回阳固脱,重灸神阙、关元。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需根据遗留症状继续辨证调理,配合针灸、推拿等康复手段。
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清淡、情绪平稳,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