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衰竭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通常与肝功能代偿程度、并发症控制、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及时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1、代偿期生存早期肝功能代偿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配合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5年生存率可接近正常人群。
2、失代偿期预后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失代偿表现时,需联合人血白蛋白、利尿剂等综合治疗,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严重程度相关。
3、急性肝衰竭暴发性肝衰竭患者需紧急人工肝支持,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未移植者生存期通常为数周至数月。
4、移植后生存成功肝移植患者术后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配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复发,长期生存率可达10年以上。
建议患者严格戒酒并定期监测肝功能,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及时处理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