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支持等方式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止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选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等药物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改善凝血功能。
2、内镜治疗: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是首选治疗方法,可直接结扎或硬化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3、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建立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介入治疗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有效控制出血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4、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出血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断流术或分流术。手术方式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等,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手术风险较高。
5、输血支持:
根据出血量补充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制品,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输血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调整,避免过度输血加重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严格禁食至出血停止,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戒酒并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内镜等,监测病情变化。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诱发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