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能影响牙齿矫正效果,主要与炎症控制、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度、矫正力调整等因素有关。
1. 炎症控制:活动期牙周炎需先控制炎症,否则矫正可能加重牙龈红肿出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药物。
2. 牙槽骨吸收: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可能限制牙齿移动范围。需通过植骨手术修复骨缺损,矫正中采用轻力避免牙齿脱落风险。
3. 牙齿松动度:牙周炎引起的Ⅱ度以上松动牙齿需先进行夹板固定,待松动度改善后再开始矫正。矫正过程中需定期评估牙周稳定性。
4. 矫正力调整:牙周炎患者需采用间断轻力矫正,延长复诊间隔。推荐使用低摩擦自锁托槽或隐形矫治器,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机械刺激。
牙周炎患者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冲牙器和牙缝刷,每3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