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轻中度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接近正常寿命,重度患者5年生存率约50%-60%,主要与瓣膜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相关。
1、瓣膜损伤程度轻度反流或狭窄对心功能影响小,生存期与常人无异;中重度病变会导致心力衰竭,显著缩短预期寿命。
2、治疗时机早期接受药物或介入治疗可延缓病情,未及时手术的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不可逆心肌损害。
3、基础疾病控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速病情恶化,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4、手术干预效果成功实施瓣膜修复/置换术后,80%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生物瓣膜需考虑二次手术问题。
建议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并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