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随气温降低升高可能由血管收缩、钠摄入过量、缺乏运动、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服药、保暖、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
1. 血管收缩寒冷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增加血流阻力。建议保持室内恒温,外出时穿戴围巾手套,避免骤然接触冷空气。
2. 钠摄入过量冬季高盐饮食易造成水钠潴留。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摄入,适量补充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
3. 缺乏运动低温减少户外活动量影响血液循环。可选择室内太极拳、踏步机等温和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
4. 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会加剧寒冷引起的血压波动。伴随头晕、胸闷症状时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冬季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发现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