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主要有感染、心律失常、容量负荷过重、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诱因控制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诱因,发热时心率增快会增加心肌耗氧,细菌毒素可能直接损伤心肌。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心律失常快速型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会降低心脏输出效率,长期心动过缓也会导致心排量下降。动态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胺碘酮、地高辛等,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3、容量负荷过重钠盐摄入过多或输液过快会导致循环血量骤增,加重心脏前负荷。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利尿剂可选择呋塞米、托拉塞米、螺内酯等。
4、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会诱发心功能恶化,可能与心肌顿抑、凋亡有关,常伴胸痛、呼吸困难。需行冠脉造影评估,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术。
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避免过度劳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应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