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骨折可能由跌倒撞击、运动损伤、骨质疏松、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制动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固定等方式治疗。
1、跌倒撞击:尾椎骨骨折最常见于臀部着地跌倒,可能伴随局部淤血和压痛。建议避免久坐,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
2、运动损伤:滑雪、体操等运动易导致尾骨过度受力,可能出现排便疼痛和活动受限。需暂停剧烈运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医生可能开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3、骨质疏松:中老年患者因骨密度降低易发生脆性骨折,常合并腰骶部酸胀。需进行骨密度检测,除镇痛药物外可配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碳酸钙D3颗粒或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4、交通事故:高能量创伤可能导致尾椎粉碎性骨折或合并骶神经损伤,表现为会阴区麻木或排便失禁。需CT评估骨折移位程度,严重时需行尾骨切除术或神经减压术,术后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恢复期应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尾骨的活动,适量补充牛奶和深绿色蔬菜促进骨愈合,三个月内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