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血运重建等方式延缓进展。病情改善程度主要与病变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基础疾病管理等因素有关。
1、控制危险因素严格管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有助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并改善下肢血流。
3、生活方式干预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步行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血运重建治疗对于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可考虑血管腔内成形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血运重建手段,但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变化,出现下肢静息痛、溃疡等症状时应及时血管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