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前者由肾脏疾病直接导致,后者病因不明但与遗传及生活方式相关。
1. 病因差异肾性高血压由肾实质病变或肾血管狭窄引发,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则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等综合因素相关,无明确单一病因。
2. 发病机制肾性高血压主要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原发性高血压多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共同作用。
3. 临床表现肾性高血压常伴随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异常;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部分出现头晕、心悸等非特异性表现。
4. 治疗重点肾性高血压需针对原发肾脏疾病使用ACEI/ARB类药物;原发性高血压以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钙拮抗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物为主。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规律运动,两类高血压患者均需遵医嘱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