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摔倒后脑勺的危险期一般为24-48小时,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呕吐及肢体活动。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安静、冷敷消肿、观察症状、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
1、保持安静:
摔倒后立即让宝宝平躺休息,避免摇晃或移动头部。婴幼儿颅骨未完全闭合,剧烈活动可能加重潜在损伤。观察期间尽量减少哭闹,可轻声安抚或提供安抚奶嘴。
2、冷敷消肿:
若局部出现包块,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次,间隔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头皮血供丰富,通常肿胀会在3天内消退。
3、观察症状:
重点监测意识是否清晰、有无频繁呕吐超过3次、瞳孔是否等大。出现嗜睡、拒食、抽搐或单侧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婴幼儿前囟门隆起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
4、避免剧烈活动:
危险期内禁止跑跳、翻滚等运动,建议以静态游戏为主。睡眠时保持仰卧位,避免压迫受伤部位。洗澡时注意防滑,预防二次跌倒。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哭闹、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等严重情况。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环境安全,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玩耍区域铺设软垫。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促进凝血。恢复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修复。建议定期检查居家安全设施,学习婴幼儿急救知识,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