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结肠炎通常由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异常、感染因素、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减少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采用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建议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牛奶等可能诱发腹胀的食品。
2、药物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可抑制肠道炎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蒙脱石散改善腹泻症状。需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心理疏导:长期病程易引发焦虑情绪,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建议家属陪伴参与医院开展的患者教育课程,建立疾病管理信心。
4、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肠镜及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监测黏膜愈合情况。出现便血、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诊。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记录排便情况,烹饪时注意食材卫生与充分加热,避免摄入隔夜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