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基本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肥大、肾脏损害等。
1、血管内皮损伤: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血管舒张因子分泌减少、炎症因子增加,可能诱发血栓形成。可通过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干预。
2、动脉粥样硬化:高压血流冲击加速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常见于冠状动脉、颈动脉。伴随胸痛、头晕等症状,需联合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治疗。
3、心脏肥大:左心室为克服外周阻力代偿性增厚,初期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后期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肾脏损害: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导致肾单位缺血萎缩,临床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需使用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延缓肾功能恶化。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