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通常可以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治疗方式主要有病因治疗、人工肝支持、肝移植、并发症管理和营养支持等。建议患者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核心在于阻断肝细胞持续坏死并促进再生。针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抑制病毒复制。酒精或药物导致的肝衰竭需立即戒断致病因素,同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修复肝细胞膜。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为肝细胞恢复争取时间,常用模式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终末期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并发症管理重点控制肝性脑病、腹水和感染,乳果糖口服溶液可降低血氨水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适用于腹腔感染。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日常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划伤食管静脉。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出现意识模糊或呕血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护肝细胞,定期复查肝功能与凝血指标。注意预防交叉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