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疫苗一般建议接种,可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等类型。
1、预防重症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原因,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中和病毒,降低重症腹泻发生概率。临床数据显示疫苗对重症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效果可达较高水平,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减少。
2、降低住院风险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因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的住院概率明显增加。接种疫苗后即使发生突破性感染,症状通常较轻,可减少静脉补液等住院治疗需求,减轻家庭医疗负担。
3、建立群体免疫疫苗接种不仅能保护个体,当覆盖率超过阈值时还可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间接保护因医学原因无法接种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粪口途径在托幼机构等场所易暴发流行,群体免疫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4、免疫持久性现有轮状病毒疫苗可诱导产生长期免疫记忆,完成全程接种后保护效果通常可持续至3-5岁,覆盖婴幼儿易感高发年龄段。疫苗诱导的肠道局部IgA抗体和全身IgG抗体协同作用,提供多层次的免疫保护。
5、安全性保障目前我国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常见不良反应仅为一过性发热、食欲减退等轻微反应。严重肠套叠等罕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自然感染风险相比显著更低,接种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
建议家长在婴幼儿2月龄起按免疫程序完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前后注意观察体温和排便情况。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婴幼儿臀部清洁干燥。若接种后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肠套叠等罕见并发症。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腹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