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手术危险性通常较小,但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评估。手术风险主要与胸廓畸形程度、心肺功能及手术方式有关,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漏斗胸矫正术属于胸壁整形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微创Nuss手术和传统Ravitch手术。Nuss手术通过胸腔镜引导植入矫形板,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3天可下床活动,矫形板需留置2-4年取出。Ravitch手术需切除部分肋软骨并重塑胸骨,适用于严重畸形患者,术后需住院5-7天。两种术式均可能发生术中出血、矫形板移位或感染等并发症,但发生率低于5%。术前完善心电图、肺功能及三维CT检查可有效降低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心脏损伤、气胸或术后复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障碍或活动性感染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儿童患者因胸廓可塑性强,手术效果优于成人,但需注意青春期生长可能导致矫形板移位。
术后需穿戴胸带3-6个月保护矫形效果,避免剧烈运动及胸部撞击。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矫形板位置,出现持续胸痛、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均衡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康复期可进行深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