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一般建议全程接种,未完成接种程序可能导致免疫失败。狂犬病疫苗需按规范接种5针,若中断接种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抗体。
狂犬病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接种程序,分别在暴露后第0、3、7、14、28天注射。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来预防狂犬病毒感染。完整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较高水平,能有效预防发病。若仅接种部分针次,体内抗体滴度可能不足,无法完全中和病毒。对于二级以上暴露者,中断接种的风险更大,因伤口已存在病毒接触可能。
极少数情况下,若暴露后已接种部分针次且超过规定时间,可通过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决定是否补种。但抗体检测存在时间窗口限制,且多数医疗机构无法即时开展此项检测。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完成全程接种也可能需要加强免疫。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评估暴露等级。疫苗接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注意观察不良反应。若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发热等反应可对症处理,但不应因此中断接种。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避免再次暴露,因抗体保护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