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炎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髋关节炎通常由关节退变、创伤、炎症、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
1、生活干预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髋关节负荷,建议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和控制饮食实现。避免长时间爬楼梯或深蹲,可改用游泳等非负重运动。使用手杖或助行器分散关节压力,居家可安装扶手和防滑垫。注意关节保暖,寒冷可能加重疼痛症状。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症状。体外冲击波能刺激组织修复,适用于早期软骨损伤。水疗通过浮力减轻关节负重,配合水中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中医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重点松解髋周肌肉群。居家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
3、药物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适用于轻中度疼痛,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修复,建议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每周1次连续5周为疗程。严重炎症期可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但不宜超过2周。中药痹祺胶囊含马钱子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4、手术治疗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游离体或滑膜增生病例,创口仅需3个5毫米切口。截骨矫形术通过改变力线分布延缓关节磨损,适合年轻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终末期主要方案,假体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微创髋关节置换采用前外侧入路,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软骨移植术适合局部缺损,需配合生物膜固定。
5、康复管理术后6周内使用助行器避免跌倒,逐步增加负重训练。采用冷热交替敷法缓解肿胀,每次不超过20分钟。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建立疼痛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应选择软底缓冲鞋减少震动冲击,座椅高度以膝关节90度屈曲为宜。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不少于30分钟。睡眠时在两腿间夹枕头保持髋关节中立位,侧卧需避免患侧在下。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护髋支具,但长期佩戴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康复评估,根据病情进展调整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