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是两种不同的髋关节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变化及症状表现。髋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退变或炎症引起,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股骨头坏死则是股骨头血供中断导致骨质坏死,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
1、病因差异髋关节炎多与年龄增长、肥胖、关节劳损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长期机械磨损导致软骨损伤。股骨头坏死常见于外伤、长期激素使用、酗酒等,这些因素会破坏股骨头血液供应,引发骨细胞缺血性死亡。
2、病理变化髋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化、骨赘形成为特征,伴随滑膜炎症反应。股骨头坏死则表现为骨组织坏死、塌陷,后期可能继发骨关节炎,但原发病变为骨质缺血性坏死。
3、症状特点髋关节炎疼痛多为渐进性,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伴关节僵硬和摩擦感。股骨头坏死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突发性剧痛,夜间明显,后期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4、影像学表现髋关节炎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及骨赘。股骨头坏死早期MRI可发现骨髓水肿,晚期X线显示股骨头塌陷、新月征等特征性改变。
5、治疗方向髋关节炎以消炎镇痛、保护关节功能为主,常用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早期需改善血供,如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晚期多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压力。髋关节炎患者建议低强度运动如游泳,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减少跑跳等冲击性活动。出现持续髋部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注意保暖,适度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