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主要包括皮肤完整但骨折端刺破皮肤的单纯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外露且伤口较大的复杂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合性开放性骨折以及污染严重的感染性开放性骨折。这些类型按损伤程度由轻到重排列,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单纯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刺破皮肤形成小伤口,但软组织损伤较轻。可能与跌倒时肢体直接撞击硬物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轻度肿胀和皮肤破损。需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固定患肢后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严重时需行清创缝合术。
2、复杂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完全暴露且伤口超过5厘米,常由车祸等高能量损伤导致。可能伴有肌肉撕裂和骨膜剥离,表现为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和活动性出血。急救时不可自行复位,须用干净毛巾加压包扎后送医。治疗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多数需要手术内固定。
3、严重开放性骨折伴随广泛软组织挫裂伤或皮肤缺损,多因机械碾压伤所致。可见骨折端粉碎、皮下脂肪外翻,易出现休克症状。可能与创伤性失血和剧烈疼痛有关,需紧急输血补液。医生可能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常需多次清创联合皮瓣移植术。
4、复合性开放性骨折合并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常见于坠落伤。表现为肢体远端苍白麻木、脉搏消失,可能与骨折端压迫血管有关。急救时需用止血带控制大出血,6小时内必须手术修复。治疗需联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抗感染,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通常需血管吻合联合外固定支架手术。
5、感染性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严重伴有泥土或异物残留,多发生于农业工伤。早期出现伤口渗脓、发热,可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需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合奥硝唑分散片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持续灌洗引流。
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周围皮肤。饮食应增加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蛋白粉促进组织修复。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红肿热痛需立即返院处理。卧床期间注意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