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注射后需注意局部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药物干扰、定期复查接种效果及特殊人群防护。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接种后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等正常反应,但需警惕异常症状。
1、局部护理接种后24小时内保持注射部位干燥,避免沾水或涂抹护肤品。若出现轻微红肿无须处理,通常2-3周会自行结痂脱落。禁止抓挠或挤压化脓部位,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局部形成小溃疡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但不可使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剂刺激伤口。
2、不良反应监测常见反应包括低热、食欲减退,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超过38.5℃、接种处持续流脓超过3个月、腋下淋巴结肿大超过1厘米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极少数可能出现卡介苗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骨痛或关节肿胀。
3、药物禁忌接种前后1个月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可能影响疫苗效果。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者需推迟接种。若需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颗粒,应与接种间隔至少2周。接种后3天内避免服用退热药掩盖发热反应。
4、效果复查接种3个月后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评估免疫效果。若皮试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可能需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应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替代检测。学龄儿童入学前建议复查接种疤痕情况。
5、特殊人群防护早产儿需体重达标至2.5公斤以上再接种。湿疹患儿应避开急性发作期。家庭成员有活动性结核病时需隔离治疗后再接种。艾滋病病毒暴露婴儿需经专业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接种后1个月内避免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卡介苗接种后2个月内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免疫应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接种部位。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减少与结核病患者接触。若接种处结痂脱落后形成直径超过1厘米的疤痕,建议皮肤科就诊评估。日常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及体温变化,接种记录需妥善保存以备入学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