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多数情况下可以保守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鼻腔护理、局部热敷、鼓膜穿刺引流。
1、药物治疗细菌性中耳炎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氧氟沙星滴耳液。
2、鼻腔护理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耳鸣,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症状。
3、局部热敷早期急性中耳炎伴随耳部胀痛时,可用温热毛巾外敷患耳,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4、鼓膜穿刺引流鼓室积液超过3个月未吸收时,需在耳内镜下穿刺抽液,避免粘连性中耳炎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急性期建议选择流质饮食,若出现高热或剧烈头痛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