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产妇多数情况下可以哺乳,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病毒载量及肝功能状态。主要影响因素有乳汁病毒含量、乳头破损情况、婴儿口腔黏膜完整性、母亲抗病毒治疗阶段。
1、乳汁病毒含量丙肝病毒经母乳传播概率较低,但高病毒载量时需检测乳汁中病毒RNA水平。若检测阳性建议暂停哺乳,可选用配方奶替代。
2、乳头破损情况乳头皲裂或出血时病毒可能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家长需每日检查乳头完整性,发现破损立即停止亲喂并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
3、婴儿口腔黏膜新生儿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家长需观察婴儿口腔状况,出现黏膜损伤时暂停哺乳直至痊愈。
4、抗病毒治疗阶段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根据药物代谢数据评估药物乳汁分泌量。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方案治疗期间通常不建议哺乳。
哺乳期间定期监测母婴肝功能,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物品,婴儿满1月龄后建议进行丙肝抗体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