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输注头孢类抗生素属于不合理用药。病毒性肺炎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头孢类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其使用可能由临床误判、混合感染预防、继发细菌感染风险、患者强烈要求等因素导致。
1、临床误判早期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症状相似,可能出现误诊。需通过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明确病原体,确诊后应立即停用抗生素,改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2、混合感染预防部分重症病毒性肺炎可能合并支原体或链球菌感染。临床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前,可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钠,但需在48小时内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
3、继发感染风险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易继发革兰阴性菌感染。若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感染征象,可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4、患者因素部分患者因焦虑要求使用抗生素。医生应充分沟通解释,必要时可开具安慰性处方如维生素C片,并强调对症治疗的重要性。
病毒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适量饮用蜂蜜柠檬水缓解咳嗽,出现呼吸急促或高热持续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