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多发生在学龄前期(3-6岁)和青春期(10-14岁),主要与饮食结构失衡、运动不足、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饮食结构失衡高糖高脂饮食、过量零食摄入易导致热量过剩。家长需调整儿童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比例,减少加工食品。
2、运动不足久坐行为和电子屏幕时间过长会减少能量消耗。建议家长每天安排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等有氧活动。
3、遗传因素父母双方肥胖会使儿童肥胖概率显著增加。需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并尽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4、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等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肥胖。表现为向心性脂肪堆积、生长迟缓,需完善激素检查后针对性治疗。
定期监测体重指数,培养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习惯,必要时在儿科或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