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常见异常包括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等。主要表现有白细胞比例失衡、贫血指标异常、血小板减少症。
1、白细胞异常急性白血病常出现白细胞显著增高或减少,慢性白血病多见白细胞持续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需结合骨髓穿刺确诊,治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等。
2、血红蛋白降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多低于100g/L。严重贫血需输血支持,同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造血。
3、血小板减少骨髓造血受抑制导致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0×10⁹/L,伴随皮肤瘀斑、鼻衄等症状。治疗需输注血小板悬液,药物可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或糖皮质激素。
4、血细胞形态异常血涂片可见幼稚粒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等病态造血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需通过免疫分型、基因检测进一步分型。
发现血常规结果异常应及时血液科就诊,治疗期间需监测血象变化,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