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可通过暴露前免疫接种、暴露后规范处理、流浪动物管理、高危人群防护等方式预防。狂犬病通常由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黏膜接触病毒、器官移植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原因引起。
1、暴露前免疫接种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建议提前接种狂犬病疫苗,需完成3针基础免疫程序,疫苗可选用人二倍体细胞疫苗、Vero细胞疫苗、鸡胚细胞疫苗。
2、暴露后规范处理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及时接种疫苗并视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伤口较深者需清创缝合。
3、流浪动物管理对流浪犬猫实施大规模免疫接种,建立动物免疫屏障,捕杀具有攻击性的疯动物,切断病毒在动物间的传播链。
4、高危人群防护野外工作者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儿童需远离陌生犬只,实验室人员操作病毒时需达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
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被咬伤后24小时内就医处置,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并办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