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多数情况下无法自行恢复,需要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直肠前突通常与分娩损伤、长期便秘、盆底肌松弛、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
1、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直肠支撑功能,适合轻度患者,需长期坚持。
2、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指导患者正确收缩盆底肌,纠正异常排便动作,有效率较高但需专业设备。
3、药物治疗乳果糖口服溶液可软化粪便,麻仁润肠丸改善便秘症状,地奥司明片减轻直肠充血,均需医生指导使用。
4、手术治疗经阴道或经肛门行直肠前突修补术适用于重度患者,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日常应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蹲久坐,出现排便困难或坠胀感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